邵阳市云帆户外运动俱乐部

标题: 两个神的对抗——电影《白虎》观感 [打印本页]

作者: xiaoxiaobinzi    时间: 2014-12-3 00:17
标题: 两个神的对抗——电影《白虎》观感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binzi 于 2014-12-3 00:26 编辑

书享会第23期:在云帆户外观看前苏联二战影片《白虎》,以下是各位书友的观后感!                                      

                                                          两 个 神 的 对 抗

                                                                                             ——电影《白虎》观感(作者:叶子)

          影片名字叫白虎,一开始我们会认为是人名或代号,入戏了才知是白色德国"虎式"坦克,剧情开头倒是平常,一如即往再现战争的残酷和惨烈,导演擅长制造悬念,一个叫那季亚诺夫的神奇战士慢慢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他神奇的自愈功能,丧失记忆却能清晰描述敌方坦克、总是能奇妙躲过敌方炮火攻击,并执着追击敌方坦克、永不放弃……德军坦克装备精良、神出鬼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看到精彩处,我们的心全揪起来了,特别是我,全身肌肉发紧,神经高度紧张,满脑子敌军白色虎式,我方那季亚诺夫,出击、迎战、出击……
这个拗口的前苏联战士,他很单薄、很瘦弱,但是他骨子里有一个不屈的灵魂,有着钢铁般的意志!

          哈哈,正当我们全体以为神奇战士会把那台虎式打个落花流水时,战争结束了,德军投降了。
       没怎么看明白,做梦悟明白!


IMG_2725.jpg (132.63 KB, 下载次数: 2291)

IMG_2725.jpg

-526e80c4003ee0c2.jpg (131.61 KB, 下载次数: 2279)

-526e80c4003ee0c2.jpg

IMG_2755.jpg (229.83 KB, 下载次数: 2361)

IMG_2755.jpg

IMG_2767.jpg (127.35 KB, 下载次数: 2290)

IMG_2767.jpg

IMG_2764.jpg (146.2 KB, 下载次数: 2288)

IMG_2764.jpg

IMG_2768.jpg (159.46 KB, 下载次数: 2305)

IMG_2768.jpg

IMG_2732.jpg (136.43 KB, 下载次数: 2277)

IMG_2732.jpg

IMG_2750.jpg (138.64 KB, 下载次数: 2272)

IMG_2750.jpg

IMG_2735.jpg (121.63 KB, 下载次数: 2245)

IMG_2735.jpg

IMG_2753.jpg (116.26 KB, 下载次数: 2258)

IMG_2753.jpg


作者: xiaoxiaobinzi    时间: 2014-12-3 00:22
两个神的对抗——电影《白虎》观感

IMG_2730.jpg (176.02 KB, 下载次数: 2192)

IMG_2730.jpg

IMG_2729.jpg (155.4 KB, 下载次数: 2158)

IMG_2729.jpg

IMG_2742.jpg (162.75 KB, 下载次数: 2108)

IMG_2742.jpg

IMG_2747.jpg (136.63 KB, 下载次数: 2161)

IMG_2747.jpg

IMG_2757.jpg (116.1 KB, 下载次数: 2091)

IMG_2757.jpg


作者: xiaoxiaobinzi    时间: 2014-12-3 00:25
xiaoxiaobinzi 发表于 2014-12-3 00:22
两个神的对抗——电影《白虎》观感

两个神的对抗——电影《白虎》观感

IMG_2741.jpg (144.32 KB, 下载次数: 2135)

IMG_2741.jpg

IMG_2738.jpg (151.7 KB, 下载次数: 2151)

IMG_2738.jpg

IMG_2740.jpg (149.56 KB, 下载次数: 2119)

IMG_2740.jpg

IMG_2759.jpg (102.26 KB, 下载次数: 2184)

IMG_2759.jpg

IMG_2760.jpg (117.84 KB, 下载次数: 2148)

IMG_2760.jpg


作者: 陶子    时间: 2014-12-3 08:34
行动真迅速,好时候好象是看片回去后发出来的,赞一个
作者: 沙子    时间: 2014-12-4 10:41
本帖最后由 沙子 于 2014-12-4 11:43 编辑

      脑海里那辆白虎总在晃悠,它从林中悄悄地出来,又在薄雾中隐身而去。无人知道它是否还存在,当希特勒的深情表白还在心中回味,结尾的字幕已经亮了出来。这是一部让人觉得压抑也同样意犹未尽的电影,这样地让人无法轻松,是为什么?
      早上醒来,看着镜中儿子的笑脸,忽然想起:在一小时五十分钟里,除了从坦克钻出来的俄国美女匆匆一瞬间的笑,几乎所有的男人都没有笑过。
       两部坦克片,两种不同的诠释。对于战争和英雄。
       美国大兵们敢拿上帝开玩笑,也会拿希特勒开涮,人物活泼生动,个性流露无遗。轰轰烈烈做英雄,万人追捧与敬仰。而俄国人,严肃正统,心思沉重。同样是死里逃生的英雄,影片中没有得到表彰和赞美,却一再被人称为神经病。他对坦克有着非比寻常的情感,那一堆堆生冷的铜铁,在他眼中就是带有灵性的生灵,它们保护着他,对他倾诉被打败之后的伤痛,要他替它们报仇。他意志坚定,反应敏捷,目标专一,穷追不舍,直至重创对方。可即使是胜利后,他仍是全副武装地等待着白虎发起新的攻击。白虎,是侵略者的意志象征,而他,是对抗战争维护和平的战神。只是,理解他的,从头至尾,只有他的长官一人。
      美国的战争片向来是立场相当鲜明。非我族类必杀之,坏的小的弱的,一概灭之。宏大的战争场面看起来非常过瘾,当孤胆英雄出现时,形象都是非一般的高大上,充满正能量,忍不住激起人们心中无限的向往和崇敬。而这部影片中,那种要去找人来学习和崇拜的心忽地一下落空了,眼前又总是些脏兮兮丑兮兮的人,坐在象是随时要散架的坦克里慢慢地前行着,于是云里雾里。整个看下来,战火燃烧得不够猛烈,但对被白虎击中的那些坦克手们,死去的惨烈却印象深刻。
        影片中有两个片段是耐人寻味的。
        之一,德军投降仪式完全是按当年真实的情景来演出的,连德军凯特尔元帅挥杖致意、取出眼镜的情节都没漏掉。签订完投降协议之后,三个德国代表在享用丰盛的晚餐。这顿晚餐是为他们专门定做的,奢侈的。最后上冰淇淋的时候,送餐的年轻的军人脸上,明显地写着不满。三人当然知道已天塌地陷,元帅必死,却安然地享受着最后的晚餐,讨论着餐馆和冰淇淋。当那个满脸老年斑的特写推进,我们清楚地看到淡定之下隐藏着的恐惧痛苦和无奈。
        之二,片尾,希特勒面对一个欧洲记者,为自己发起战争的正义性而辩论,全文如下:我们的民族太悠久太优秀了,很多人只是把我对你们的看法隐藏在了心里。我们战败了,这我知道,不但战败了,整个欧洲都陷落了,但你们能够想象明天会发生什么吗?人们把所有的罪孽和杀戮都归咎于悲惨的德国,德国人民不得不承受一切指控。我要写千万本书,当然你们也可以创造出千万本丑陋的文献,捏造所谓的历史记忆。而我和我的德国,不得不站在世人面前,被当做人类的邪恶之源,就象该下地狱的纵火犯一样。我们才刚刚鼓起勇气,去想象那个我们梦寐以求的欧洲。我们常说:一旦想到就一定要做到。这就象是外科手术一样,开始的确很疼,但接下来身体会更加的健康。难道我们不是在实现每一个欧洲人心中,那个秘密的梦想吗?这不正是我们取得过的那些胜利的原因吗?我们了解那些能够让他们感到畏惧的东西,比如他们的妻子,只不过我们表现得更加明确而直接,比如想要建立一个强大又团结的国家。我一直爱着犹太人,而我一生畏惧着那股黑暗阴晦的东方力量,它来自一个早已不属于欧洲的巨人――俄国。所以我说:“让我们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吧。”为了一劳永逸地摆脱它们,我们需要发明什么新玩意吗?不,我们只是简单地让他们看清了,谁才是他们真正的威胁,这就足够了。因为地球围着太阳公转,所以才有了酷暑、严寒、风暴、阳光。在人民和国家之间,将会有一个长期的斗争,对于那些始终生活在天堂里的民族,他们早就该淘汰了。人类能够发展到今天,这都要感谢战争。战争再自然再正常不过了。战争无处不在而且会一直存在。它没有开始,更没有结束。生活本就是场战争。万物皆源于此。
        仔细读来,这里面有着所有一切的答案。为了摆脱心中的爱,要对犹太进行种族灭绝;为了摆脱心中的畏惧,需要发动战争;为了实现梦想,为了让欧洲颤栗,为了建立一个强大而团结的大一统的国家,需要去杀戮去掠夺。战争推动着人类的进步,我不过是用了这一个工具罢了。
        真的只有战争才能让人类进步吗?去消灭别的种族,世界唯我独尊,不过是给世界动一个外科手术吗?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不存在的,没有力量的吗?
        美国片是干净利落的,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在这部影片里,困惑不解中,对与错,观众们自己去想。
        这就是两国历史底蕴不同,在屏幕上所显现的如此不同的文化。也许是付出的代价相差太大,相比之下,美国的胜利是光彩夺目的,而苏联的胜利是灰沉沉的,带着太多的泥泞和未竟的托付。
        我仿佛明白了这个影片,为何会有那么多的不确定,即使受降仪式已完成,都没有欢呼没有庆功,有的只是满目疮痍的城市,神情麻木的战俘,那些坐在废墟上有着彷徨眼神的士兵。明明已经胜利,为何给人的感觉仍是无从着落?昨日的法西斯是远去了,但真的就不会再有人再有新的爱与畏惧吗?不会再有人说:我们去解决它吧?聊以慰人的,绿色的田野前,导演给我们安排了仍在守护的纳季诺亚夫。
        我想,影片是在问我们每一个人:白虎已不在,但我们真的,永远胜利了吗?
作者: 陶子    时间: 2014-12-4 10:44
在历史上所有的改朝换代都是通过战争、屠杀来完成的,在有人类的历史的没有一次是和平得来,一将功成万骨枯!
作者: 娜娜    时间: 2014-12-4 11:15
看了电影,我只记住了季亚诺夫--一个执着的神一样存在的战士!眼睛里只看的到白虎的战士!
作者: 沙子    时间: 2014-12-4 11:44
陶子 发表于 2014-12-4 10:44
在历史上所有的改朝换代都是通过战争、屠杀来完成的,在有人类的历史的没有一次是和平得来,一将功成万骨枯 ...

是呀,没有生在朝代更迭的时代,是我们的福气。战争的阴影总是笼罩着人类的。
作者: 路人甲    时间: 2014-12-4 13:36
本帖最后由 路人甲 于 2014-12-4 15:20 编辑

白虎,应该不仅仅是战争片,实际上政治上的诉求非常强烈。包括大篇幅的占领柏林,德国投降仪式,希特勒的阴魂不散。都在告诉观众(更主要是告诉欧洲各国)俺们老毛子虽然赢得了战争,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满目苍夷的战场,让观众还以为是打了败仗的一方),你们现在还将俺们当成欧洲之外的异族,俺们国民不得已,只好长期做好防御的准备(注意,电影中苏官方、军方没有表达任何态度,只是坦克手的个人行为),这也是俄罗斯对如今面临的尴尬局面的一次撒娇和吐槽。
    白虎,是德国意志的象征,或者说,表示的是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对俄罗斯的天然敌对态度,所以不会被消灭,今后还会再来,50年,100年~~

作者: 路人甲    时间: 2014-12-4 13:37
推荐此片,当然不是为了看老毛子的政治诉求,而是和狂怒对比着看,两国文化的巨大差异,拍摄手法的区别。
    首先是主角的选择,美片一般是高大上的男神,勇冠三军、拯救世界( 美拯救世界的片子简直多到泛滥的地步),秀肌肉、秀枪法,上演个人英雄主义,搞得男观众自叹不如,女粉丝尖叫一片,人家不但四肢发达,头脑也聪明过人,勇气更是可嘉可许,偶像于是应运而生,很快风靡全球。好,下一次男一号还是你,票房号召啊。老毛子应该不是没有拿得出手的男主,而是他们更愿意原汁原味的还原真实,坦克由于空间狭窄,肢体难以伸展,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下,操作员极易疲劳,所以俄罗斯的坦克驾驶员一般都在中亚民族中选择,个子一般就160多点。男主其貌不扬不说,也没有拿得出手的腹肌,甚至是全身烧伤病人。从其他苏、俄影片也知道,一般很少有那种个人英雄。片中有句话也可以看做是对美片的嘲讽:三个号称全军最强组合的坦克手,个个都是歪瓜裂枣。司令员居然很持肯定态度:“又不是要他们去莫斯科大剧院演出”。而美国导演则始终记得:他们就是来剧院演出的!

作者: 路人甲    时间: 2014-12-4 13:37
从影片主题来看,美片宣传的是普世价值,放之四海而皆准。俄片更注重讲诉自己的故事,引起观众共鸣(共不共鸣那是你自己的事)。
作者: 路人甲    时间: 2014-12-4 13:38
从拍摄场面上来看,美片战争场面华丽,激烈,唯美,突出个人行为,塑造英雄。俄片则满目苍夷,尸横遍野,主要表现战争的残酷和伤害。狂怒最后皮克一人独战群敌简直就是天神附身,谁都知道这种打法肯定是第一个玩完,但导演不管,这样才英勇神武,最后两颗手榴弹扔坦克里男主居然外形完整,导演也不管,英雄的形象是第一位的。
作者: 路人甲    时间: 2014-12-4 13:39
本帖最后由 路人甲 于 2014-12-4 15:34 编辑

音乐的运用上,好莱坞已经炉火纯青,匹配得恰到好处。而白虎极少运用音乐,唯一配的一段就是坦克集团冲锋时,冲了半天还被打得落花流水。更多的时候,是用自然的风声、雨声、脚步声、呼吸声、机械声。很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者: 路人甲    时间: 2014-12-4 13:42
画面处理上,狂怒比较连贯,服从剧情的需要,靠剧情抓人,看得你热血沸腾,事后留下的是男主的战斗英雄形象,你可能会关注他的名字和下次他主演的影片。苏联、俄罗斯影片都有一个特点:“闷”!对白不多,不苟言笑,力求最大限度还原真实。白虎算好的了,镜头晃过,仿佛就是当年。比如占领柏林后街上看热闹的妇人,受降仪式上不小心跌倒的摄影记者,都给人纪录片的感觉。看过后,你更能记住的是片中的画面。什么,你问男主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耶。
作者: 路人甲    时间: 2014-12-4 13:43
本帖最后由 路人甲 于 2014-12-4 15:17 编辑

狂怒中战争对女人的伤害处理得非常委婉,先有同声相应,后有两情相悦,让观众认为这是自由恋爱的情节,末了让德国人自己的炮弹炸死了事。这其实是非常矫情的,所谓的立牌坊而已。
作者: 路人甲    时间: 2014-12-4 13:43
最后,美片俄片,赢家都是德国,片中性能优良、以一敌十的虎式坦克,在狂怒和白虎中都高调招摇了一回,算是给现在的德国制造免费打了一次软广告!
作者: 无花的季节    时间: 2014-12-4 14:06
这样的对比观影好难得,容易上升高度,容易点评,让大家看清了战争之外的很多东西。战争从来不是孤立的,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也是个巨大的绞肉机。我们表现这个过程是有更多的要诉求,所以不简单只是再现。美片无疑是商业的获利者,普世价值观一如既往,俄国的严肃写实也令人印象深刻,表现手法有些生硬,政治意味也有些牵强。
作者: 飘飘飘    时间: 2014-12-4 16:53
那些专业的影评人写得也不过如此,要赞一个
作者: 飘飘飘    时间: 2014-12-4 17:03
没想到书享会的婆婆妈妈美女们还看这种我以为只有男人们才看的电影呢,再赞一个,然后再推荐一下:下次如果要看战争片,关注一下国产的战争片《铁血昆仑关》,说的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昆仑关战役(虽说著名,但除了我之外知道的人好象还不多,当然抗战时期的很多著名大战役国人知道的都不多),80年代拍的,是《血战台儿庄》的姊妹片,但一直被天朝当局禁演至今,




欢迎光临 邵阳市云帆户外运动俱乐部 (http://www.yunfan0739.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